中經聯播訊 老字號是中華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哈爾濱市人大代表,哈爾濱市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林珈旭在日前召開的哈爾濱市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在與老字號歷史相配稱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打造一家百年品牌文創集合店,深挖“泛文化經濟”,讓諸如哈爾濱紅腸這樣的老字號發揚光大。
林珈旭說,哈爾濱市先后出臺了《哈爾濱市“十四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和《冰雪旅游發展規劃(2016-2030)》等專項規劃,但目前聚焦開發的都是青山綠水的自然文化資源,在同樣是“金山銀山”的文化旅游資源及IP文化挖掘上還不夠充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進一步助推冰城IP與老字號融合。
林珈旭說,老字號是中華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與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等標志性建筑一樣是歷史沉淀下來的重要文化瑰寶,共同構建起冰城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內核。在擁有如此之多中華老字號的城市卻沒有一座集中展示老字號歷史、講好“冰城好故事”的傳播陣地,這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碎片化傳播時代是令人惋惜的。
林珈旭說,老字號的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遷,將老字號的歷史碎片拼接在一起就是一幅哈爾濱歷史全景圖。
林珈旭認為,哈爾濱市的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既有全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文化,也有東方莫斯科美譽的建筑文化。近年來,省、市通過旅發大會等系列活動將自然文化資源推廣向了全世界,但在文化旅游方面的資源挖掘還不夠充分。尤其是久負盛名的索菲亞教堂、太陽島、哈爾濱大劇院等標志性建筑,都是文化價值巨大的IP有待挖掘和喚醒。與此同時,以“國潮”為代表的中國消費品牌正以崛起之姿迎來戰略性機遇,老字號們通過跨界、IP聯名吸引消費者眼球,喚醒他們的文化滿足和情感共鳴。哈爾濱紅腸誕生至今已經有122年了,但還沒有被全國廣大消費者所熟知;同時,很多打著“哈爾濱風味”紅腸擦邊球的企業也在拉低著整個行業的形象。
林珈旭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議在與老字號歷史相配稱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打造一家百年品牌文創集合店,深挖“泛文化經濟”,通過非遺工藝的互動體驗、冰城美食的品鑒、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周邊和文創產品輸出,將讓游客和消費者立體化了解城市的歷史和溫度,共同講好冰城好故事、展示冰城魅力,推動文旅產業融合。
二、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促進我市知名文化IP與老字號相結合,推動老字號的渠道資源、傳播優勢與本土百年IP實現強強聯合。老字號通過與文化屬性相契合的IP相結合將在推廣本土文化IP、實現無形資產向有形價值轉化的同時,擴大老字號邊界、提升其品牌文化內涵,最終實現“雙百”共贏、共同激發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建議集合哈爾濱紅腸老字號品牌之力,在冰城的地標——索菲亞教堂召開“哈爾濱紅腸標準白皮書”發布會,確立行業標準,明確不是“所有紅腸都叫哈爾濱紅腸”;同時向全國消費者展示紅腸品類的文化內涵,現場通過十國星廚現場烹飪紅腸佳肴,拓展紅腸的消費場景,打造殿堂級美食;邀請百名網紅KOL主播抖音直播、小紅書分享,萬架無人機點亮星空和索菲亞激光秀等形式,營造一次“現象級”的全網傳播,共同推高行業勢能、繁榮品類經濟、振興地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