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綏芬河市依托口岸優勢,以地方特色文創產業為載體,把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作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引入多位文化藝術大家入駐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本網采訪了其中的部分優秀代表,向讀者展示他們在百年口岸的創藝新生。
中經聯播訊(李學坤 綏芬河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姚自強)2022年8月,賈良寶的九合六方文化傳播公司在綏芬河市創業大街正式落地,隨即,綏芬河九合六方書刻藝術館同步開館。
賈良寶,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其書法、書刻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展,書法等理論文章多次在國家級報刊發表。
走進九合六方書刻館,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書刻館展廳內琳瑯滿目的書刻作品讓人目不暇接,作品底蘊深厚,各具特色,閃耀著藝術的光輝,展示出書刻藝術的非凡功力,既有鴻篇巨制的《蘭亭序》令人贊嘆,又有各種書體的精微小品,讓人品味,書刻藝術將中華傳統書法藝術與篆刻藝術有機結合,完美呈現,參觀者仿佛走進了書法雕刻藝術的殿堂,一件件精美絕倫,各具特色的書刻作品,如磁石般吸引住參觀者的腳步,流連忘返。
記者:您好賈老師,很高興能采訪到您,是什么原因吸引您來綏芬河搞書刻體術創作?
賈良寶:應該說基于以下三點,第一是綏芬河市委、市政府的優惠政策吸引了我,免費給我提供了700平方米的創作場所,還有一些其它優惠政策;第二個呢,因為綏芬河是個中俄口岸城市,中俄文化藝術交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書刻藝術與俄羅斯的油畫有著色彩相同之處;第三,綏芬河是木業之都,有豐富的原材料。而且,綏芬河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視文化產業創意事業的發展。所以,我義無反顧地來到了綏芬河,要在書刻創作藝術領域深耕不止。
記者:據介紹您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書法,是什么動力讓您一直堅持到如今呢?
賈良寶:從小看到自己兄長們用毛筆寫一些宣傳標語,感覺很羨慕,所以,也有了學習毛筆字的想法,于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書法。很幸運遇到一位叫李鳳江老師,看我好學,就給我提供了聯系毛筆字帖。那個時候很難買到字帖,非常緊俏。有了這些,我就沒走那么多的彎路。先從那時候起就開始臨習柳公權玄秘塔、九成宮醴泉銘,包括王羲之的十七帖,這些我都學習寫。所以,我初學所走的路都是正確的。
記者:現在好多人都去抓錢了,對您沒有影響嗎?
賈良寶:對于一個真正的藝術者,看你是不是真正對藝術的真愛?有沒有對藝術的深刻了解和下功夫?如果真有,那你是離不開它,也割舍不了它。所以,我在抓錢大潮來襲之時,也沒影響我追求書法藝術的信念。后來,由于我的書法逐漸有了一定的功底,也接觸到一些書法界的名人,就開始參加一些書法展了。有的作品獲得了一些省級和國家級獎。隨著年齡的增長,參加工作后,為了生活,也要掙錢。怎么辦呢,我就利用休息時間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去創作。因為我對書法藝術的那種愛,割舍不了,也拋棄不了它。不寫不舒服,寫起字來就舒服了。所以我要一直堅持下午去,永遠堅持下去。
賈良寶(右)在指導書刻
賈良寶(左一)在展廳向參觀者介紹他的書刻作品
記者:您認為現代書刻藝術與古代刻字藝術有哪些不同?
賈良寶:現代刻字藝術從色彩、刀法、字法上都是對古代刻字的一種繼承和發揚。是在傳統刻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們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一脈相承,它是一門集多種藝術元素于一體的新興藝術門類。以書法為主體,融傳統刻字、篆刻、繪畫版畫雕塑藝術審美和技藝,以木質材料、刀刻來表達審美情趣、意境,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中國傳統刻字、刻畫藝術走向審美自覺的一種表現。它具有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三大特點,涉及到設計構成、空間藝術,創作過程較其他藝術門類更為復雜,需要相關藝術種類的支撐。
在書刻館創作室,正在雕刻和設計中的書刻作品布滿臺案,各種雕刻工具應有盡有。為促進綏芬河文創產業的加快發展,由綏芬河市政府提供場地,無償使用期三年,書刻館的建設與進一步發展等工作都得到相關部門鼎力支持?,F代書刻主要載體為木材,而素有“木業之都”美譽的綏芬河擁有豐富的木材資源,給藝術家提供最為豐富的創作資源與藝術空間。政府部門加以引導和重視,為木刻藝術家搭建起良好平臺,使中華傳統藝術品走出國門,弘揚中國文化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在文創產業發展中,以“宣傳部門引導,企業市場運作、相關部門扶持的原則”,努力做大做強書刻產業,打造百年口岸文化品牌。
由九合六方文化傳播公司創作的書刻作品同樣受到了俄羅斯游客的歡迎。
中國公安書法家協會理事、黑龍江書法家協會會員鄭度存
賈良寶對書刻藝術30余年的執著和成就取得書法界同行的高度評價。
中國公安書法家協會理事、黑龍江書法家協會會員鄭度存:“賈老師呢,他本身是中國書法協會會員,我們接觸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對他的為人、為藝很佩服,他到綏芬河之后短短的時間內,傾其所有,打造了這么一個高質量的館,給綏芬河無論從書法的角度看,還是文化創意發展的角度看,我覺得,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讓我們更加見識了一個新的領域,讓我們也開闊了眼界,給我們也增添了文化的傳承,特別是利用綏芬河市這里的資源優勢,為綏芬河文化產業發展做出了表率和力量?!?/p>
記者:對于綏芬河市的文創產業發展,您有哪些想法?
賈良寶:我想一是加強文創隊伍建設,吸收本市書協優秀會員參與到書刻創作隊伍中來,提高創作的效率,將更多更好的作品推入市場。二是加大對書刻愛好者及全市中小學生書刻創作培訓工作,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三是創作綏芬河伴手禮,把書刻館變成文創網紅打卡地,與旅游業緊密結合,吸引旅游者前來參觀或參與創作,培育體驗式”文化消費,廣植深耕,將文化、藝術、時尚與旅游進一步融合,打造打造綏芬河精美的文化名片,讓文創產業和產品成為城市特有的記憶。再有,要把我們的書刻藝術作品與俄羅斯的油畫藝術作品進行中俄文化藝術交流的一個靚點,以此來帶動綏芬河市文化產業創意向著更深層次發展。
賈良寶(右一)與書刻藝術愛好者一起創作書刻作品
藝無止境,九合六方書刻畫館自創建以來,已創作不同風格的書刻作品200余件,在社會上產生了很深的影響。隨著近期中俄口岸國門的打開,旅游業的恢復,中俄文化交流將進一步加強,有更多的國內外旅游者前來參觀購物,讓書刻藝術走出國門。
記者:您認為通過書刻等文化產業創意,如何進一步推動綏芬河市旅游產業與文化創意之間的深度融合呢?
賈良寶:綏芬河是一個百年口岸,也是一個“紅色基因傳承之城”,中俄文化藝術底蘊非常厚重,旅游貿易產業非常繁榮。文化產業創意越來越被重視,所以我想,如果把文化產業創意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讓文化創意產業帶動旅游業發展,再把旅游業融入到文化創意中來,相互融合,相互帶動,一定能夠使文化產業創意在百年口岸綏芬河的各項事業發展中起到良好的積極作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把書刻藝術達到最高的境界,就得在創作之中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寫字。用心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才鐵成金?!辟Z良寶說。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