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務農重本,國之大綱?!?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提出“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離不開科技創新。近年來,廣東移動通過5G、物聯網等技術,推動農耕自動化水平大幅提升,一幅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嶺南大地徐徐展開。
科技強農,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良種、良田,配上新農機、新農技,方能不斷推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保障糧食穩產增產、農業基本盤更加穩固。在廣州增城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里,廣東移動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助力智慧農業發展,正在全力建設絲苗米智慧信息化平臺項目。
絲苗米智慧信息化平臺項目
通過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網絡應用系統,促進信息技術與絲苗米產業園建設深度融合,構建“企業農場+可視農業+生產監控+原產地追溯”的物聯網經營模式,對生產、加工、管理的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預警,精準指導農業生產決策。
目前廣東移動為產業園投放的特色助農設備有植物生長記錄儀、土壤墑情儀、蟲情測報儀、水質環境監測站、空氣質量監測站等設備,可以多方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產品增量提質,推動增城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智慧漁場,提升智能化養殖水平
智能水產養殖是當下正在發展和創新的新模式,通過數字化賦能水產養殖全鏈條是漁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近日,廣東移動與廣東省農科院、佛山市三水區合洋水產有限公司三方簽署5G+數字農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慧漁場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
智慧漁場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
合洋水產擁有近4000畝的養殖基地,并建設有工廠化育苗基地,月產飼料鱖魚和加州鱸魚苗約200萬尾。廣東移動聚焦其養殖數字化、綠色化、食品安全的需求,運用先進的5G傳輸與物聯網技術,為合洋水產打造融合水質監測、智能監控和中控系統于一體的智慧漁場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漁場的智慧化養殖水平。
該平臺建設的在線式水質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養殖水體的水質變化情況,及時發出預警和告警,同時還能聯動增氧機自動進行增氧;智能看塘站能夠自動對廠房、魚塘進行巡檢,識別異常事件、記錄重要片段,并和云平臺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確保養殖生產全過程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巴ㄟ^生產管理平臺,可以清晰了解各個魚塘的實時數據,并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手段實現自動化投喂等操作?!焙涎笏a負責人介紹道。
“網約農機”,開啟指尖智慧春耕
如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時間表已經成為過去式,農田里的“新農具”全天都能保持高效耕作。在梅州五華縣,農民們足不出戶,只要點點手機,就能一鍵預約插秧機。
五華是傳統農業大縣,也是國家級糧食主產區,土地總面積和耕地面積均位居梅州市第一。針對農耕勞動力的需求,與本地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的問題,廣東移動結合五華縣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信息服務優勢,積極助力五華縣農業農村局“網約農機”平臺,在農機服務的生產端與提供農機服務的供應端之間,搭建起信息與服務的橋梁,實現供需信息精準對接的信息化和社會化服務。
農民們一鍵預約插秧機
“農忙時節,秧苗就要趕緊插下去,沒有機器,緊趕慢趕也要好幾天!現在打開手機,用5G網約機小程序約個插秧機,一個小時就能插完我家田了?!蔽迦A縣的農民對網約農機贊不絕口,五華縣的田間地頭呈現一派“機”勤春早的農忙景象。
供稿: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