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金薇)23日,以“創新驅動 科技賦能 推動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黑龍江省肉類協會六屆十二次會議暨年會在哈爾濱召開。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2年,面對新冠疫情反復沖擊,消費市場需求低迷的嚴峻形勢,黑龍江省肉類協會積極組織肉類行業干部職工緊緊圍繞穩生產、保民生主題,在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數字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進展和成績。
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業結構得到明顯改善。近三年全省年屠宰10萬頭以下的屠宰企業減少了30%,年屠宰15萬頭以上的屠宰企業增加了20.54%。同時,我省已成為行業資本聚集的熱土,先后已有河南牧原、廣東溫氏、北京大北農等14家大型企業集團在龍江大地落戶,釋放生豬產能500萬頭以上。雙匯、金鑼、高金、鐵騎力士等大型屠宰加工企業或企業集團紛紛扎根龍江,并不斷延伸發展壯大,從本質上提升了全省屠宰加工水平。
肉牛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肉牛是黑龍江省畜牧業的后發優勢產業。依托我省全國最大純種和牛群體,抓基地擴繁,做大做強“龍江雪?!逼放?。2022年,牛肉產量達53萬噸,穩居全國前4名,肉牛存欄達415萬頭,出欄311萬頭,穩居全國前10位。良種繁育取得突破,博瑞、銀螺等3家國際一流種公牛站即將落戶龍江,依托龍江元盛和牛1.3萬頭種群,逐步擴群全省,高端肉牛生產方興未艾。打造了肇東大莊園、天順源、龍江元盛、賓西牛業等龍頭企業,在全國肉類市場品牌效應逐步顯現,部分產品已成為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速食企業長期供應商。幾家大型肉牛企業產值已經超過百億元。
現場肉制品展示區
家禽產業不斷優化。以白羽肉雞為主的家禽業市場成熟度高、持續發展后勁強。益生股份祖代種雞和民和股份落戶我省寶泉嶺,為我省肉雞發展注入新動能。已形成鶴崗、哈爾濱等“兩大”禽肉加工產業集群,以寶泉嶺北大荒農牧北三峽食品、黑龍江正大食品和延大牧業、合浦食品等為代表的家禽企業,集飼料生產、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商品代雞苗孵化、商品雞養殖、肉雞屠宰分割加工和雞肉銷售為一體的國內領先的大型集團化農牧企業,采取全產業鏈封閉運行,生產過程高度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對青鵝業、鵝香久為代表的鵝產業,產業化程度高,加工能力強,形成了黑龍江省的特色品牌。
肉制品行業厚積薄發。面對疫情多發、市場消費緊縮的不利局面,肉制品企業發揮特色優勢,積極創新發展模式,轉變營銷策略,調整產品結構。目前,已經形成以俄式哈爾濱風味紅腸為代表的熏醬肉制品、蒸煮制品、油炸制品、預制菜等具有龍江特色的熟食系列的格局,更加突出品質、健康特色。秋林里道斯、商委肉制品、裕昌食品、一手食品、大眾肉聯、月亮八珍、對青烤鵝等產品已經走出黑龍江,銷往全國,形成了強勁的品牌效應。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也是畜牧大省,發展肉類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態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目前,全省肉類年總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我省明確未來五年黑龍江省肉類加工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省肉類總產量達到350萬噸,全省肉類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580億元。以傳統風味和生態綠色為主基調的龍江肉類產品已經得到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認知和認可。
表彰企業
黑龍江省肉類協會常務會長兼秘書長崔志賢表示,2023年,協會將加強產業政策宣貫,引導肉類產業合理布局,良性發展,加強培訓、有效組織對外交流和產銷對接。如何把我省的畜牧資源優勢變為產品優勢并形成品牌優勢,將是協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研究的重點工作。今年協會還將建立并形成由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第三方機構、有關專家參加的問題會商機制,集中技術優勢資源解決會員企業加工技術創新、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品牌形象塑造等環節的疑、難、險、重問題;協調組織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有關專家學者,建立行業專家庫,針對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組織技術攻關、疑難問題會診、技術咨詢和專業技術培訓。規范行業發展,創造良性競爭環境,協會今年即將啟動《高品質肉制品團體標準》建設?!稏|北民豬團體標準》將納入團體標準規劃建設中,協會還將規劃建設《龍江肉鵝標準》及《龍江禽類標準》等團體標準。
專家做預制菜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報告
來源:黑龍江龍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