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喬宇 通訊員王靖萱)文明春風吹大東,百花齊放各爭鳴。大東區不斷發揮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通過創新文明實踐形式、匯聚志愿服務力量、凝聚文明實踐共識,廣泛調動黨員干部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的主動性,積極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形成百花齊放的態勢。今年一月份以來,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000余場,服務群眾3萬多人次,形成共建文明、共享成果的生動局面。
志愿服務讓文明實踐更有“溫度”。大東區扎實推進建成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0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30個以及若干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組建了由區委書記擔任總隊長的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下設60多支志愿服務分隊,200余支志愿服務小隊。大東區以群眾需求為重點,多方聯動打造文明實踐服務陣地,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同體建設,打造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科學普及、法律服務等八類志愿服務隊伍,并組建關愛困難群體志愿服務隊、創業創新志愿服務隊、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等隊伍,圍繞“一月一主題、一周一亮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制度化、項目化開展志愿服務,大東區涌現出大東區文保志愿者服務隊、萬泉街道紹棠社區志愿服務隊等團體。同時,大東區不斷打造更多有影響、口碑好的志愿服務工作品牌和隊伍,引領志愿服務提升城市溫度。
主題活動讓文明實踐更有“活力”。大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載體,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五項重點工作的主題活動,緊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在群眾家門口開設“文明講堂”,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分眾化、精準化、對象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理論,深化黨史學習教育,開展“舉旗幟·心向黨”送理論下基層、“我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草根宣講員競賽等活動,引導干部群眾樹立正確黨史觀,打造新時代文明課堂。以“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組織開展各類演出100余場次,豐富活躍文化生活;以“黨的聲音進萬家”為主題持續宣傳黨的政策,開展理論講座100場次,讓群眾在家門口、院中央就能聽見黨的政策。此外,還開展各類民生實事項目,把服務鏈延伸到百姓家門口。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大東區還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文明單位、“身邊好人”等評議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更有活力,涌現出一批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典型。
文明傳播讓文明實踐更有“內涵”。緊緊抓住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播”和“實踐”兩個發力點,依托“文明一起畫”“文明一起行”“大手拉小手”等主題活動,讓文明實踐傳播走進家庭、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進網格,讓市民體會“大東溫度”的同時,感受“文明大東”拂面春風。為不斷創新,整合資源,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啟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模式,大東區依托“指尖沈陽”APP、“大東觀瀾”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載體,發揮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傳播功能,開展學習交流和宣傳教育活動,實現文明實踐活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深化“東城故事會”品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在“大東觀瀾”開設網上課堂,深挖傳統文化背后的文明因子,邀請社會專家學者和理論宣講志愿者,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傳播文明、凝聚價值共識。
“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大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繼續深化拓展文明實踐,讓文明、幸福之花開遍大東。
供稿:沈陽市大東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