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2月16日報道,金融市場正因樂觀情緒而高漲。投資者自去年秋季以來日益認定,通貨膨脹這個世界經濟的頭號問題將毫不費力地消失。許多人認為,結果將是在2023年年底前利率下調,這將有助于世界主要經濟體——最重要的是美國——避免經濟衰退。
由于對這種可喜轉折的預期,美國股市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年初以來上漲近8%。
跳漲的不僅僅是美國市場。歐洲股市漲幅更大,部分原因是溫暖的冬天抑制了能源價格。資金涌入新興經濟體,這些經濟體正享受著中國放棄嚴格的新冠政策和美元貶值(這是預期美國將放松貨幣政策的結果)的雙重福祉。
這是一幅美好的圖景。不幸的是,它可能被誤導了。世界與通脹的斗爭遠未結束。這意味著市場可能會出現痛苦的調整。
要知道是什么讓投資者抱有希望,看看美國2月14日發布的最新消費價格數據就知道了。在截至今年1月的三個月里,通脹率低于2021年初以來的任何時候;許多最初導致通脹率上升的因素已經消散;全球供應鏈不再因商品需求激增而不堪重負,也不再因疫情而中斷;隨著對庭院家具和游戲機的需求降溫,商品價格下降,微芯片也供過于求;如今的油價低于一年前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之前的水平;通脹減緩的景象在世界各地重演:經合組織36個富裕成員國中有25國的總體通脹率正在下降。
然而,總體通脹的波動往往掩蓋了潛在趨勢。細看之下,很容易發現通脹問題并沒有解決。美國的“核心”價格(不包括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在過去三個月以年化4.6%的速度上漲,并開始緩慢加速?,F在通脹的主要來源是服務業,它更容易受到勞動力成本的影響。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新西蘭,工資增長仍遠高于其各自央行2%的通脹目標;歐元區的薪酬增長較低,但西班牙等主要經濟體的薪酬增長有所加快。
七國集團中有六個國家的失業率處于或接近本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失業率則為自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很難看出在勞動力市場仍如此緊俏的情況下,潛在通脹如何消散。緊俏的勞動力市場將使許多經濟體的通脹率保持高位。
【信息來源:參考消息網 2023-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