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11月22日哈爾濱訊(溫東升)龍江大地掀起實施“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以來,“富硒稻米”成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精準科技興農、打造綠色糧倉新的生力軍,同時,“人工富硒有機營養稻米”也成為全國百姓談論的焦點。近日,本網記者同黑龍江省第二屆安全食品進萬家攝制組走進哈爾濱市方正縣興業米業有限公司解密人工富硒有機營養稻米的神秘密碼。
方正縣興亞米業有限公司位于哈爾濱市方正縣寶興鄉石家村,該村地勢平坦,稻田種植使用雙子山國家原始森林公園水源灌溉,水源充足,是有機水稻種植的良好地帶。
1992年“人工富硒綠色營養稻米”項目由黑龍江省農科院土肥所孫鐵男研究員和方正縣寶興鄉石家村黨支部書記丁佩強及他成立的”綠寶石水稻研究所開始進入試驗階段,1994年他們又把鐵、鋅、鈣三種微量元素加到富硒營養液里進行實驗,該項目1997年獲得成功,同時根據此項目的特殊營養含量,1997年丁佩強和黑龍江省有關七位專家制定了黑龍江省乃至全國首個“人工富硒綠色營養稻米”標準?,F如今丁佩強已成為方正縣興業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二十多年來他堅持不懈研究人工富硒稻米的品種改良,始終站在科技強農的最前沿,該公司生產的“丁家香富硒稻米”堅持按照有機和綠色食品標準種植,其米不僅富硒含量可達150微克/千克以上,而且富含鋅、鐵、鈣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多年來經農業部谷物檢測中心和SGS檢測,零農殘、零重金屬。
世界營養學家、全球生物化學會主席巴博亞羅拉博士說:硒是延長生命的營養素,有了硒人生百歲不是夢。我國70%以上地區缺硒,特別是從東北到西南的15個省市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構成了“貧硒地帶”,然而人工加硒生產富硒食物,是解決缺硒問題的有效方法。硒,是一種維持人體正常機能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工富硒稻米就是在水稻生長期根外施富硒營養液,使其從根部或葉片參與植物的內循環進入果實。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和大部分人群都缺硒需要補硒的情況下,通過人工把富硒營養液施用到水稻上,在水稻生長期通過作物光合作用,使無機硒轉換成有機硒,利于人體吸收,具有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效清除人體有害垃圾、促進人體健康、延緩衰老之功效。
二十余年,丁佩強作為中國人工富硒有機營養稻米農民研發成功第一人,攻堅克難人工富硒營養稻米向綠色有機升級的過程中得到了國家及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2000年丁佩強出席了全國供銷合作社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及有關部門鼓勵和支持,2004年他又受邀在人民大會堂出席首屆中國農業經濟發展論壇暨重點項目推廣大會獲得與會代表好評并獲原農業部正部級副部長老抗聯劉培植題詞“食富硒營養米,強身健體”,丁佩強由于服務“三農”貢獻突出,先后獲得黑龍江省勞動模范、哈爾濱市特等勞動模范、市先進村主任標兵,榮獲方正縣富硒稻米產業發展二十年特殊貢獻獎,受聘于全國合經委富硒產業專業委員會富硒產業專家等榮譽。丁佩強本人被稱為“新時代服務三農的最佳楷?!?。丁佩強發起創建的方正富硒產業聯盟,該聯盟將真富硒、富真硒的十余家合作社組織到一起,統一章程、統一富硒技術標準、統一用肥、統一品牌銷售,實行行業自律,提升聯盟富硒食品信譽度和知名度。
如今的方正縣興亞米業有限公司,在總經理王曉龍帶領下,傳承了董事長丁佩強的“人工富硒有機營養稻米”的技術精髓,融入現代特色農業模式,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逐步走上了產品標準化、精品化、系列化、產銷一體化、管理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并引進質量最好的色選機、拋光機,從上料、清理、篩選、去石、制米,到色選、拋光、檢斤、封袋、入庫形成一條完整的免淘精米流水線?!岸〖蚁恪逼放频久滓渤蔀榉秸h大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品色澤光亮,自然清香,營養豐富。
建設中華綠色糧倉,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是每個國人奮斗的目標,祝愿丁佩強引領的“硒”旺新格局走的更高、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