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調兵山市委、市政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按照“治氣降碳強服務守底線、增水凈土護生態保紅線”的工作思路,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減存量、優增量,增加生態“含綠量”,強創新、轉動能,提升發展“含金量”,匯聚治污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跑出了綠色轉型“加速度”,“生態綠”成為調兵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治理能力治理水平顯著提升。發揮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統領和議事協調作用,修訂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出臺生態文明考核、污染防治攻堅考核、生態補償等系列生態文明制度文件。市人大連年開展大氣、水、土壤、固廢污染防治法等執法檢查,市政協多次開展專項調研,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基本形成。
藍天保衛戰成效明顯。始終堅持精細化、差異化、網格化、常態化原則,圍繞“減煤、抑塵、控車、治企、禁燃”五個環節重點突破,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持之以恒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2012年-2021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從305天增加到320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由4.26下降至3.71,PM2.5濃度由5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改善明顯。
碧水攻堅戰持續深入。切實加強斷面水質監管,全面河長責任,實現巡查管護全覆蓋。南北工業園區工業污水全部實現集中處理,穩定達標排放。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和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境內地表水水質總體狀況持續向好。4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達到100%,境內地表水由Ⅴ類改善到Ⅳ類,進入“優良”級別。
凈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動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續保持在100%。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治理,危險廢物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序時推進生態治理修復,十年間完成生態修復5727.37畝。強化垃圾分類處置,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均保持100%。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78%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綠色生活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聚焦“六·五”世界環境日、環保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環保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工地等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宣教活動。組織社會公眾參觀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積極普及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全市人民關注生態、追求生態、保護生態的氛圍日益濃烈。
供稿:調兵山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