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 招商局集團落實國資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工作要求,圍繞“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企業愿景,堅持戰略定力,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從對標中找差距、在管理中抓提升,持續提高精細化管理與運營水平,通過管理能力現代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實保障。
錨定世界一流,強化“3S”總部管理體系
截至2021年末,招商局集團連續18年榮獲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A級和連續六個任期“業績優秀企業”,主要業務市場占有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作為業務多元化發展的綜合型企業,按照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總部的核心職能定位,不斷強化總部戰略引領(Shaping)、風險管控(Safeguarding)和綜合服務(Servicing)的3S管理職能,提升總部管理效能。
堅持戰略引領。以戰略為核心,引領發展方向,體現戰略導向性??偛恐鲗鹇怨芾?,二級公司負責業務專業化經營。戰略管理圍繞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和戰略考核,動態連續、閉環反饋。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以戰略分析為起點,綜合平衡外部環境趨勢與集團能力資源稟賦,明確戰略定位、方向和原則,以及主要實現途徑,形成集團的總體戰略和業務戰略。2022年,面對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以“十四五”戰略規劃為基礎,圍繞服務國家大局、加快轉型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加強戰略研究和制訂?!半p碳”專項戰略推進集團業務板塊綠色發展,香港發展專項規劃踐行駐港央企使命擔當,房地產業務中長期轉型方案著力調整優化房地產業務結構,建設世界一流方案提出“建設四個世界一流,打造四個國內領先企業”目標。
加強風險管控。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預判和應對各類風險,保障招商局集團健康可持續發展。圍繞多元化業務實際,以風險“可管控、可計量、可預防”為目標,初步形成風險偏好引領、重點業務風險在線監督的風險管控模式。一方面,建立與招商局集團“十四五”戰略規劃相匹配的風險偏好及核心業務風險限額指標體系,將提高金融資產質量、化解房地產庫存、限制海工裝備低首付等要求納入風險限額范圍,防控工作從事后應對向事前防范轉變,構建風險偏好制定、監測、跟蹤、通報和檢視的管控閉環,強化風險偏好執行約束力,有效管控重點二級公司資產周轉效率和不良資產。另一方面,強化重點業務風險在線監控,圍繞流動性、匯率、海外等重點風險,組織二級公司建立風險監測體系,“一企一策”推進重點業務風險監測,集成業務職能打造在線監測系統,動態管理下屬企業風險事項。目前監測系統已累計實現對數百萬條業務數據動態分析。同時,利用自身多元化優勢,整合內部風險信號,加強對高風險客戶識別,實現以組織賦能推動風險信息共享。
提升綜合服務??偛柯毮懿块T為二級公司提供優質、高效、專業服務,支持戰略實施。資金管理方面,招商局集團在銀行賬戶、資金結算、流動性、融資及擔保、資金風險等方面實施境內外一體化管理,規范收支、提升效率、管控風險,自2022年開始建設司庫系統,預計上線企業超過3000家,可實現資金業務全線上化管理及全面穿透可視;法律服務方面,實現法務系統建設子企業全覆蓋,上線合同管理、案件管理、授權管理等八個模塊,建立法律合規風險全流程管理機制,縮小各單位管理差距,目前收錄審批合同近100萬份,案件約5000宗,規章制度超5萬項;采購管理方面,招商局集團搭建統一的全流程電子交易平臺,集中管理、陽光操作、全程在線、永久追溯,全集團采購尋源管理全面覆蓋。目前,交易平臺管理采購單位3000余家,專家7000余人,供應商超15萬家。
聚焦重點領域,提升管理能力
招商局集團以運營管理、科技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領域為重點,將管理能力建設貫穿于對標提升行動始終,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動技術場景融合,提升產業效能。針對傳統集裝箱碼頭智能化升級面臨的平面布局與操作工藝改造受限、提升效率困難等關鍵問題,招商局集團港口業務以自主研發的大型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操作系統CTOS為核心,創新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先進工藝、優化流程等,研發形成傳統集裝箱碼頭數智化改造整體方案,建設媽灣智慧港,相比傳統碼頭碳排放量減少90%,現場作業人員減少80%,安全隱患減少50%,綜合作業效率提升30%,班輪單桿作業毛效率穩定在29.4箱/小時以上。針對傳統船舶裝備制造工業化程度低、勞動力成本高、管理模式粗放等突出問題,船舶裝備業務加快數字化轉型,推進設計制造管控一體化,通過MDM(主數據系統)、AM(設計軟件)、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PMS(計劃管理系統)、仿真、APS(高級排程)、MES(制造執行)、LES(物流執行系統)等系統,實現從前端設計到制造端的全連接,形成了以MES系統為核心的PLM/ERP/MES/SCADA四層數字化制造結構,強化實現研、產、供、銷、服一體化管理。在全面控制生產質量基礎上,相比傳統作業工藝,預處理線效率提升50%,準備階段效率提升300%,裝配階段效率提升300%。
推動科技創新引領,培育新興產業。聚焦高水平科技研發,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科研攻關。持續完善創新研發投入預算管理閉環,嚴格執行研發投入視同考核利潤機制,確保創新研發投入保持動態穩定增長,2022年上半年創新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4%。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依托招商交科、天津藥研院等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平臺,解決一批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難點。以重大創新項目為載體,通過清單化方式,統籌協調資源保障,加快項目攻關進度,提升協同效應,積極承擔國家級科技專項,項目數量逐年提高。聚焦數字科技、綠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個領域,從新的增長點和主業升級兩個維度,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充分發揮金融優勢,立足產業投資與財務投資的差異化定位,統籌項目端與資金端資源,擴大創新資源覆蓋,摸索形成可復制的“投資+運營”模式,加大“獨角獸”捕捉和孵化力度。加強數字科技、綠色科技等前沿技術與產業場景深度融合,完善創新“產學研融用”協同創新機制,與高水平研發平臺組建聯合實驗室、研究院,布局攻關產業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打造智慧平臺。著力建設“數字化招商局”,自主研發“招商云”技術底座,通過國資委組織遴選成為中央企業行業領域公有云—交通物流云。招商局集團實現“上云入湖”三年行動工作目標,應用“上云”、數據“入湖”率均達到100%。信創工作從零開始建設,招商云全棧國產化信創專區在C中心上線,云平臺滿足國家要求的自主可控水平。自主研發的移動協同工作平臺“招商隨行”實現全覆蓋用戶12萬人。建設數據分析平臺“招商智腦”,首期上線港口、地產、航運、貿易等主要產業板塊,包含超過20類、近2000項指標,以自動化數據應用支持經營分析。
信息來源: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