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 日前,隨著最后一單交易完成校核,近40家新能源發電企業與17家用戶側主體在國網冀北電力交易平臺簽訂了電子交易合同。至此,冀北電力市場新能源交易電量累計突破100億千瓦時。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
近年來,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立足冀北地區資源稟賦,積極服務新能源發展,推動構建各方共同參與的新能源市場消納機制。特別是今年,該公司建立了全面放開的新能源市場交易機制,推動新能源交易電量跨越式增長,新能源市場資源配置水平顯著提升,有力助推能源低碳轉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四方協作機制”促進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
11月4日,國網張北縣供電公司簍溝鄉供電所員工賈運高來到張號營村檢查供暖設備用電情況。村民謝麗成高興地對他說:“2017年供暖期開始享受‘四方交易機制’下每千瓦時0.15元的優惠電價后,我家每年都會節省一筆電費支出。今年4月份供暖結束后,我家上一個供暖季省下了近2000元電費?!?/p>
2017年,國網冀北電力協同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該機制精準匹配電采暖用戶用能特點和用能訴求,充分發揮電力交易的橋梁作用,調動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積極性,將保障性收購小時數以外的富余電能賣給電采暖用戶,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水平,實現了政府給政策、企業得實惠、居民有溫暖、電網促轉型。相關成果納入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
國網冀北電力交易中心發揮資源優勢,組織開展新能源交易。
5年來,國網冀北電力持續健全“四方協作機制”,滿足了800余戶集中式電采暖用戶和10萬余戶分散式電采暖用戶的清潔經濟用能需求,供熱面積達到1700萬平米,累計交易電量達30.23億千瓦時?!八姆絽f作機制”開啟了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的先河,促進了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統籌兼顧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與此同時,國網冀北電力充分借助張家口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地理區位優勢,依托冀北電力交易平臺主動服務阿里巴巴信息科技(張北)有限公司、河北秦淮數據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綠色用能,有序組織綠電市場化交易,讓新能源成為張家口地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新能源交易機制助力實現奧運場館綠電全覆蓋
北京2022年冬奧會,我國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所有奧運場館綠電全覆蓋。其中,新能源交易機制的創新功不可沒。
國網冀北電力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平臺樞紐作用,積極與政府主管部門溝通協作,加快完成發電企業和用戶市場準入,依托e-交易電力市場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冬奧場館與可再生能源綠電交易機制,服務冬奧場館通過雙邊協商方式開展電力交易。
張北柔直工程將張北的新能源送至北京負荷中心。
2019年-2021年,國網冀北電力累計開展冬奧場館綠電交易6次,達成交易233筆。張家口冬奧場館自2019年建設期開始,累計使用綠色電量1.19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3.9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42萬噸,實現全生命周期使用綠電。
與此同時,冀北地區外送北京冬奧場館綠電電量達1.7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5.8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1萬噸。綠電交易促成了冬奧場館100%綠色用能,實現了“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
冬奧會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綠電交易機制依然在持續發展。國網冀北電力以冬奧綠電服務保障工作為契機,依托e-交易平臺,實現了新能源生產、交易、消費全流程溯源認證,形成新能源供應與消費相互促進的新局面。今年年初以來,在冬奧綠電交易與綠電認證的推動下,超過500戶的直接交易用戶向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提交了加入市場意向自愿購買清潔電力申請。
全面放開的新能源交易市場機制賦能綠色發展
1-10月,全球最大的鋁車輪和鋁制底盤零部件供應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完成6000萬千瓦時新能源電量交易,占該企業預計年用電量的15%,減排二氧化碳5.3萬噸。新能源電量交易還為該公司實現了全球輪轂行業首家“燈塔工廠”生產線100%綠色電力供應。該公司電力交易負責人夏中雷介紹,對于出口型企業,購買綠電會在國際品牌對供應鏈碳足跡核查中占據優勢。這不僅提升了該公司的國際競爭力,也為促進汽車產業“外循環”作出重要貢獻。
今年,國網冀北電力持續為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賦能。在充分吸納“四方協作機制”、冬奧新能源交易機制經驗的基礎上,該公司在電力中長期市場機制框架內設立了獨立的新能源交易品種,構建了全面放開的新能源交易市場機制。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綠電供應保障流水線高效運轉。
在供給側,國網冀北電力放開市場準入,吸引各類新能源企業入市,充分挖掘省間送電通道空間,促進新能源電力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在消費側,國網冀北電力積極向河北省發展改革委溝通匯報,明確新增新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還原和凸顯綠色商品屬性。在政策保障方面,該公司積極協同政府主管部門完善綠電交易規則,同時根據華北能源監管局新能源交易調度實施細則,確保綠電交易實現優先組織、優先結算、優先執行。
據了解,全面放開綠電市場后,今年截至10月底,冀北電力市場上已有406家電力用戶與190個新能源場站開展了新能源交易,成交電量達74億千瓦時,建立了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探索出了一條服務大規模新能源電量消納的市場路徑。
國網冀北電力持續拓展新能源交易市場,積極開拓省間新能源交易市場。年初以來,該公司緊密跟蹤跨區跨省新能源市場交易需求,協調利用省間送電通道,累計組織新能源電量外送山東電網10.84億千瓦時,實現新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共享互濟和優化配置。
國網冀北電力正多措并舉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持續健全完善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的新能源交易市場機制,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助力“雙碳”目標加快實現。
信息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