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滄州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2022—2025年)》出臺,方案提出,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服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市、美麗滄州。到2025年,基本建立大宗貨物綠色集疏港,“港口+內陸港”為核心的多式聯運,企業、園區綠色集疏運,道路貨運行業新型服務四大體系。
黃驊港煤炭碼頭。河北日報通訊員劉建玲攝
·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
——到2025年,內陸“無水港”力爭達到20個
完善對外綜合運輸通道布局,提升瓶頸通道能力,發揮綜合運輸通道溝通縱深腹地的主軸作用,吸引生產要素沿大通道集聚和流動,引導沿海與內陸互動。加快推進邯黃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建設,提高鐵路運輸能力。加快榮烏高速改擴建,推進京德高速、京滬高速滄州北延開工建設,完善滄州與京津及周邊地區間的高速公路通道布局。
依托港口、鐵路貨場等建設具有多式聯運功能或高效銜接的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加快港口物流樞紐與內陸“無水港”建設,提升內陸“無水港”綜合服務能力,實現由單一集貨疏港功能向物流貿易通關一體化發展轉型,支持津冀港口共建共用,到2025年,內陸“無水港”力爭達到20個。依托國家物流樞紐、綜合貨運樞紐,打造5個郵政快遞樞紐和郵政快遞集散分撥中心。
優化完善港口集疏運通道,加強港口與腹地聯通。推動朔黃鐵路按最大運輸能力保障需求。推動鐵路直通主要港口的規?;蹍^,新建集裝箱、大宗干散貨作業區原則上同步規劃建設進港鐵路。重點推進黃驊港綜合港區及散貨港區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車輛等運輸方式,提高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綠色疏港比例。
健全物流園區集疏運體系,新建或遷建煤炭、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原則上要接入鐵路專用線或管道。結合實際需求,鼓勵已投入運營的物流園區謀劃和建設鐵路專用線或管道。
新建或遷建煤炭、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及糧食儲備庫等,原則上要接入鐵路專用線或管道。聚焦沿海港口、物流園區和鋼鐵、火電、煤化工、建材等領域培育一批綠色運輸品牌企業。重點推進新材料園區專用線項目。挖掘既有鐵路專用線潛能,推動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
國道105東光段。河北日報通訊員劉文杰攝
·創新運輸組織模式
——到2025年,集裝箱多式聯運量達到5萬標箱以上,打造3條多式聯運線路
推廣應用35噸敞頂箱,提高大宗貨物“散改集”聯運水平。探索建設以45英尺內陸標準箱為載體的內貿多式聯運體系。充分挖掘城市鐵路站場和專用線資源,積極推廣“外集內配”等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模式。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國家綠色貨運配送示范項目,推動綠色貨運配送工作發展。
鼓勵港口企業、鐵路運輸企業等共同研究制定不同運輸方式互認的貨物品名、品類劃分、貨品代碼等目錄清單。深入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探索應用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推動各類單證電子化。鼓勵鐵路、港口、船公司等企業開放列車到發時刻、貨物裝卸、船舶進離港等信息。加快推進北斗系統在營運車船上的應用,到2025年基本實現運輸全過程可監測、可追溯。
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圍繞多式聯運組織模式創新、關鍵技術裝備研發、運輸服務規則銜接等創建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鼓勵港口航運、鐵路貨運、航空寄遞、貨代企業及平臺型企業等加強合作,培育全程負責、一體化服務的多式聯運經營人。積極組織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申報工作,加快培育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主體。到2025年,集裝箱多式聯運量達到5萬標箱以上,打造3條多式聯運線路。
鼓勵網絡貨運企業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行業降本增效,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提升行業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重點培育創新能力強、運營管理規范、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高的網絡貨運品牌企業。鼓勵網絡貨運企業加強與港口、鐵路企業合作,積極拓展多式聯運業務,提升綜合運輸效率。
積極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航空器應用,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重點港口、物流園區充換電、加氣等配套設施。在港區、場區等短途運輸和固定線路運輸等場景示范應用新能源重型卡車,鼓勵企業開展大宗貨物“鐵路干線+新能源重卡接駁”聯運組織。加快推進港站樞紐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協同推進船舶和港口岸電設施匹配改造,深入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郵政、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到2025年,重點港口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主要采用新能源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清潔能源車輛。
黃驊港津冀集裝箱碼頭。河北日報通訊員滕義彬攝
·優化運輸服務市場環境
——對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予以重點支持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落實全國統一的運輸服務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多式聯運政務數據安全有序開放。落實國家關于鐵路市場化改革要求,促進鐵路運輸市場主體多元化,鼓勵鐵路、港口、航運等企業股權劃轉和交叉持股。規范道路貨運平臺經營,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運輸服務市場。
積極引導鐵路運輸企業與煤炭、礦石、鋼鐵等大型企業采用“量價互?!钡饶J?。鼓勵鐵路運輸企業與港口、物流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等開展合作,采取“鐵路讓一點、港口補一點、貨主擔一點”的方式,建立合理的“公轉鐵”價格機制。規范鐵路收費,明確線路使用、管理維護、運輸服務等收費規則。規范海運口岸的港口裝卸、船代等收費行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車購稅資金,統籌安排成品油稅費改革資金、城市交通發展獎勵等資金,對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予以重點支持。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共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鼓勵各地出臺支持多種運輸方式協同、提高綜合運輸效率、便利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通行、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應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明確參與各方權利義務關系,加強對不同運輸方式的統籌協調,防止運輸市場不當競爭。在特殊敏感保護區域,鼓勵創新推廣綠色低碳運輸組織模式,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在分解錯峰生產任務時,對運輸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的企業適當減少限產比例。
加強重點項目資源保障,加大對國家物流樞紐、綜合貨運樞紐、中轉分撥基地、鐵路專用線、封閉式皮帶廊道等項目用地支持力度,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強化集約節約用地思維,提高用地復合程度,鼓勵盤活閑置交通用地資源。加大涉海項目協調推進力度,在符合海域管理法律法規、圍填海管理和集約節約用海政策、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前提下,支持重點港口、集疏港鐵路和公路等建設項目用海及岸線需求。對支撐多式聯運發展、運輸結構調整的規劃和重點建設項目,開辟環評綠色通道,依法依規加快環評審查、審批。(來源:河北新聞網 河北日報記者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