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聯播訊 11月25日, 2022中國絲綢大會暨第二屆中國桑蠶繭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舉辦。本次大會主題為“河池桑蠶繭 世界新絲路”,由中國絲綢協會、廣西自治區投資促進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西分會、河池市委市政府主辦。大會安排有河池市桑蠶繭絲綢產業發展報告、廣西紡織服裝產業投資發展機遇報告、國內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研判、國際紡織服裝發展趨勢研判、國內外紡織工業智能制造形勢、絲綢服裝時尚品牌文化溯源培育、中國絲綢協會八屆一次理事會工作報告、重點企業演講發言、全國繭絲綢行業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等活動環節。來自國家部委、自治區及河池市政府領導、絲綢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業界領軍企業、科研教學等機構知名專家學者共200多人參與會議,共同探索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
在大會上,河池市委書記秦春成介紹,河池市緊緊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大機遇,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思路,主動承接“東綢西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以品牌化、集群化、平臺化聚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中國絲綢新都”。
戰略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宜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唐琳說,河池是廣西最大的繭絲綢主產區,也是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蠶桑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地市首位,繭絲綢加工能力持續領跑全國。在新的征程上,河池能夠立足資源優勢,推進全產業鏈實現高層次發展。
河池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王軍在大會上發布河池市桑蠶繭絲綢全產業發展報告。王軍說,2022年前三季度河池市蠶繭產量14.15萬噸,同比增長18.24%,蠶繭產值59.22億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23.7%。預計至2022年底,河池市桑園面積達94.41萬畝,低產桑園改造面積10.97萬畝,同比增長86.7%,蠶繭產量18.95萬噸,建立飼料化養蠶試點16個和工廠化養蠶基地11個,蠶桑產業生產規模日漸壯大并持續健康發展。
廣西河池絲綢企業的繅絲車間。宜州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據悉,2022年,河池市引進總投資達93億元的輕紡城、絲綢之路年產1000萬米絲綢煉白及1000萬米印染制品、深圳同益新廣西國色天絲產業園和廣西國色天蠶產業園等4個重大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將一舉填補廣西絲綢產業鏈中端的煉白、染色、印花技術空白,推動產業鏈中高端延伸,助力河池蠶桑產業可持續發展。
宜州區蠶農在桑田里勞作 韋克文 攝
2022年4月,以河池作為主導的廣西蠶桑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成功獲批創建,成為全國首個以蠶桑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涉及到宜州、金城江、羅城、環江、東蘭、都安等縣(區)45個項目,整個項目資金1.5億元。至2022年11月,河池市入選“廣西農業品牌目錄”的河池桑蠶繭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價值累計超100億元,占全市農林牧業漁業總產值近4成,為“河池桑蠶繭 世界新絲路”品牌夯實基礎。(凌灝 李鴻文)